寻人找人热线:13852438500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寻亲启事网www.XQQS.com
您当前位置:寻亲启事网 >> 寻人信息 >> 寻亲故事 >> 浏览文章

寻亲,一个难以愈合的创伤

2007年07月25日西宁晚报 【字体:

寻亲启事网导读:

  2007年3月29日     近期,本报关于厦门张国红女士寻亲的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许多家庭寻亲的故事,寻亲的电话不断打来,有的讲述了那个年代一段辛酸的往事;有的倾诉对离散亲人的牵挂之情,渴盼亲人团聚……通过对这些家庭的采访,记者发现亲人离散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难以愈合的时代创伤,日渐兴起的寻亲活动,反映出人们渴望亲情、呼唤真情和良知的愿望。

    那个年代,有多少家庭亲人离散

    “我们每个月都能送出去四五个孩子。”青大附院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个妇女一般都会生育五六个小孩,将孩子送人的现象非常普遍。

    那时候,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还没有开始施行,同时受男尊女卑以及多子多福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多生孩子尤其是盼生男孩的现象非常普遍。当时,虽然许多家庭生活非常贫困,但大部分人家都有一大堆嗷嗷待哺的孩子,面对饥饿和贫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家庭往往将刚出生的孩子送给生活条件稍好的人家,有的家庭一连送出去两三个孩子,甚至于连医院妇产科的医护人员都无法记清经她们之手送出去了多少个孩子。

    一位数十载坚持不懈为养女寻找亲生父母的老人告诉记者:“人最终要落叶归根的,为了能给女儿一个身世交待,我一直在帮她寻找亲生父母,不图什么,只图亲生骨肉能相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父母送人的孩子现在基本都已步入中年,许多人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于是,近几年社会上逐渐掀起了一股寻亲热。据了解,青岛、南京等许多城市还出现了专门的寻亲机构,专门帮助那些亲人离散的家庭寻亲。

    亲人离散,是时代造成的创伤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亲人离散的家庭开始四处寻亲,晚报能为寻亲活动牵线搭桥,具有一定人文关怀意识,尽管我们没有找到自己要找的亲人,但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人们应该善待身边的亲人,更加珍惜亲情。”在本报此次寻亲活动中,穆先生没有找到自己的亲人,但他由衷地希望其他家庭能够早日骨肉相认。

    记者了解到,五六十年代,过继、领养孩子根本没有法律的约束,通过一个中间人将孩子抱走就可以了,一般不让两个家庭直接见面和知道相互间的情况,这就是今天许多家庭寻亲过程一波三折,甚至有些家庭多年寻亲无果的主要原因。有的家庭数十年一直都在寻亲,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也有的家庭为此痛苦、焦虑,经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能不说,那个年代造成的亲人离散,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历史遗留下来的一大社会负担。

    后记:本报在帮厦门张国红女士寻亲的过程中,寻亲的家庭不断增多,每一个家庭都会焦急地说:“我也要寻亲!”而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却都非常渺茫。我们很清楚,这是一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伤痕,成了今天社会的缺憾,想要抚平这个伤口,已经非记者一人之力所能及,还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在此,我们由衷地祝愿那些寻亲的家庭能够早日结束牵挂和企盼,能够早日团聚,共叙久违的亲情。

分享到: 更多


联系我们 | 网站纪事 | 网站声明 | 帮助中心 | 会员登陆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订阅RSS |